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国家政策 » 正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逐步构建中国特色小吃美食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4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6月25日,2019年全国小吃美食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之一,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小吃美食
年全国小吃美食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之一,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小吃美食安全战略青年智库学者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青年学者,与百余位市场监管部门、小吃美食企业代表,聚焦小吃美食安全风险预警、智慧时代小吃美食安全治理创新、“放管服”改革与食安治理等热点话题,探索小吃美食安全监管新理念和新方式。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董事长吴少祯表示,2018年,中国健康传媒集团组建健康中国研究院,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政策理论研究、政策实施调研,以及面向大健康行业、企业的市场调研,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同时,集团与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广泛合作,积极为关注、参与小吃美食安全监管的相关方搭建高端沟通交流的平台,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小吃美食安全战略”的研究和落地实施。本次举办“食安战略青年智库”论坛,正是通过搭建政府、学界、企业等领域专业人士智慧火花撞击的平台,将决策者、研究者、观察者、实践者齐聚一堂,形成合力,为我国小吃美食安全工作献计献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小吃美食安全抽检监测司预警交流和标准处处长郝明虹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小吃美食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的现状与发展。她表示,当前小吃美食新业态不断出现,小吃美食安全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小吃美食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不适应等情况。近年来,在制度构建、队伍建设、信息交流、社会共治等方面做了探索,下一步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小吃美食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构建中国特色小吃美食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分析系统、发布系统、响应系统和再评估系统,未来要改变小吃美食安全信息多处、零散发布的现状,建立权威、集中、统一的小吃美食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加大预警交流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和构建适合国情的预警交流体系,推动中国小吃美食安全监管由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向预防风险为主转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小吃美食安全监管司综合处处长刘松涛指出,小吃美食安全风险交流应向信息交流转变,目的是建立信心、构建信任,理念是重在预防、贵在治本。他以今年5月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行的保健小吃美食“五进”专项科普宣传为例,指出信息交流应该具有“共治、协同、创新、互动、精准”的特点。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华琳指出,智慧时代,小吃美食安全从政府监管走向公共治理,要关注社会、企业、组织和个人在实现小吃美食安全治理中的作用通过法律来引导社会系统,通过不同系统的“结构耦合”,来实现监管目标。他建议,要依法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构小吃美食安全大数据可视化融平台,并运用大数据制定和调整小吃美食监管政策。

研讨会上还举办了两场圆桌论坛,青年学者们围绕小吃美食安全治理“放管服”改革、大数据助力小吃美食更安全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